大家都知道,聚丙烯酰胺是一種很好的高分子水處理絮凝劑,其在污水凈化領域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,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好壞跟分子量、離子度、配置濃度,離子特性等有很大的關系,客戶往往簡單的以為這些指標越高越好,但實際效果卻不一定很好,今天就先跟大家聊聊聚丙烯酰胺的五大選購誤區都有那些。
誤區一:很多用戶在選擇聚丙烯酰胺時認為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越大,絮凝效率越高,效果就會越好,那么是不是分子量越大,效果越好呢?
不一定是這樣的,聚丙烯酰胺擁有100多種型號,不同的企業產生的污水性質是不同的,有的是酸性水質,有的是堿性水質,還有的是中性水質,有的含有油污,有的含有大量的有機物,有的含有顏色,有的含有大量的泥沙,還有各種各樣的情況,并不是一種型號的聚丙烯酰胺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,把所有不同水質的污水都能處理達標。需要通過實驗小試選型,再上機試驗,確定較佳用量,以達到用量少、成本低的效果。
誤區二:分子量與離子度是聚丙烯酰胺的兩個重要指標,那么聚丙烯酰胺在業內主要是以離子度的高低來選型嗎?
離子度是指這種化學試劑離子電荷的陰陽性,以及其電荷密度。離子度越大則其分子量越小,同時離子度越高則產品的價格就越高,離子度對產品的絮凝團的緊密度和含水量都有影響,在選型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的試驗來確定所需聚丙烯酰胺的型號。
誤區三:聚丙烯酰胺溶解攪拌時間越長越好?
聚丙烯酰胺外觀為白色結晶體顆粒,一般為60-80目之間,在使用時應充分溶解,一般溶解攪拌時間不應低于30分鐘,冬季氣溫較低時應延長溶解攪拌時間。很多時候因溶解攪拌時間過短造成聚丙烯酰胺未充分溶解,在污水中無法有效的進行快速絮凝。
誤區四:很多用戶不是很了解聚丙烯酰胺(PAM)的配置濃度,認為濃度越高絮凝性越好,這是正確的操作嗎?
聚丙烯酰胺配置濃度一般為0.1%-0.3%,適用于絮凝沉淀(需根據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大小或沉淀速度而定);城市和工業污泥脫水時配置濃度為0.2%-0.5%之間(需根據污泥濃度大小來調配配置濃度)。
聚丙烯酰胺配置濃度的大小完全取決于污水、污泥的濃度,污水中雜質過大時聚丙烯酰胺配置濃度應增加。濃度過大同樣會影響使用效果,所以在上機使用前一定要做好試驗來確定合理的劑量!
誤區五:很多用戶對聚丙烯酰胺(PAM)的離子特性分辨很模糊,不會根據實際選擇聚丙烯酰胺的離子特性類型。
聚丙烯酰胺型號大致可分為三種:陰離子型、陽離子型、非離子型。陰離子聚丙烯酰胺適用于污水絮凝、沉淀、助降、澄清等,也可用于無機污泥脫水使用。陽離子聚丙烯酰胺適用于復雜水質的絮凝、沉降、脫色、澄清等,城市污泥脫水、有機污泥脫水等。非離子聚丙烯酰胺適用于土壤保水、弱酸性污水絮凝、沉降、脫水等。
以上為您介紹的就是聚丙烯酰胺選購過程中的一些誤區,我們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,處理不同的水質需要選擇相應的聚丙烯酰胺產品,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。